从“大妈抢金”到“00后炒金”,中国三代人黄金投资潮 代际融合共逐黄金梦。近一年来,中国市场的黄金购买热潮引人关注。这次热潮不仅限于某一特定年龄段,而是跨越了老年、中年和年轻群体。这种现象反映了不同世代对经济不确定性的共同忧虑以及对财富保值增值的相似渴望。
张大妈是这一代购金潮中的典型代表。清晨,她便带着存折和银行卡来到城商行门口,准备购买金条。自年后金价突破640元每克后,她几乎每周都要来银行“报到”。对张大妈来说,黄金不仅是投资品,更是一种信仰。她记得1990年代的通货膨胀,邻居李阿姨因早年购买金首饰而帮儿子凑齐了大学学费。这个记忆让她坚信黄金的价值。张大妈的投资策略简单直接:只买实物金条,存在银行保险箱;价格跌时不慌张,越跌越买;涨到心理价位就卖出部分兑现利润。这种方法在过去几年里为她带来了年均8%的收益。
王志强是一位北京望京SOHO的互联网公司中层主管。他在晚上九点半结束一天的工作后,打开手机上的黄金交易APP查看国际金价。他自认为是“理性投资者”,不像母亲那样迷信实物黄金,也不像年轻同事热衷于虚拟货币。2024年10月的股市巨震让他意识到黄金的避险属性。他开始投资纸黄金和黄金ETF,认为这些产品流动性更好,更适合他的忙碌生活节奏。王志强购买黄金不仅是为了短期获利,更是为了家庭的稳定。他组织了一个“黄金投资交流群”,成员大多是35-50岁的中产阶层,分享各国央行黄金储备变动、通胀数据解读等信息。对他而言,黄金是中年危机的理性缓冲器。
林小萱是一名时尚博主,在B站和抖音拥有180多万粉丝。最近半年,她的视频主题逐渐从美妆转向了黄金饰品。她认为黄金既是时尚配饰,也是投资品。她的第一件金饰是一条小桃花手链,当时金价较低,现在算起来已经升值。这种“佩戴中增值”的体验让她和她的粉丝感到新奇。林小萱还尝试了各种互联网黄金产品,允许用户以1元起投,随时买卖,降低了黄金投资门槛。年轻人在社交平台上交流购买心得、分享搭配技巧,黄金成为了他们的社交货币。
这场黄金热潮如同一面多棱镜,折射出中国三代人面对经济不确定性时的价值观交融。老年人买的是回忆,中年人买的是保障,年轻人买的则是未来。这种代际间的理解与融合,是一种默契,也是一种珍贵的财富。高盛预测黄金将在2025年底达到3700美元/盎司,老中青三代的炒金故事仍将继续。但也要谨记,黄金虽好,投资有风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