临近毕业,为了论文达到AI率标准,有一批大学生不得不狠狠修改论文。对于一些高校的应届毕业生而言,除了传统的查重、盲审、答辩,毕业路上又多了一道关卡——AIGC检测。
收到学校对毕业论文进行AIGC检测的通知后,大四学生一帆对“用AI查AI”的方式感到不放心。检测结果让他惊讶:“虽然我自己写的几个段落被误判为99%AI,但没想到我用AI润色的部分也被查出来了”。利用系统改写后,他发现“系统降AI方法就是删掉逻辑词、把很多话的表述变成口水话”。对于AI率降低后的论文,他认为“论文质量反而下降了,但为了合格,只能这样改”。
论文“AI味”渐浓,是全球高校共同面对的新难题。第三方机构麦可思在2024年对3000多名中国高校师生进行的问卷调查显示,近三成大学生将AI用于论文或作业写作。2025年Open AI发布的报告显示,“美国三分之一以上的大学生使用ChatGPT,他们发送的约四分之一的消息与学习和学校作业相关”,内容涵盖构思论文框架、寻找主题和拓展观点等。
2024年初,福州大学、中国传媒大学等高校陆续发布了毕业论文(设计)AIGC检测的通知。相比2024年,今年有更多高校将AIGC检测列入了毕业论文评价体系。西南大学、浙江科技大学、西南交通大学纷纷颁布关于2025届本科毕业论文(设计)AIGC检测的通知。部分去年已采纳AIGC检测的高校则在今年提出了更细致的规定。以福州大学为例,校方指导文件明确指出“AIGC全文检测值应≤20%”,并规定终稿环节“查重检测或AIGC检测第二次才通过的论文最终总评成绩只能记作及格”。